第187章 明君的通病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笔趣阁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87章 明君的通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7章 明君的通病

  第187章明君的通病

  各朝古人看到周宣帝如此荒唐,纷纷摇了摇头。

  不理朝政,只顾荒淫无度的君主,对老百姓来说简直是灾难,根本就不配当皇帝。

  到了这一刻,大家纷纷期待隋文帝赶紧改朝换代。

  让这样昏庸的君主多当一天皇帝,对广大的老百姓来说多遭一天罪。

  尤其是隋文帝时期的老百姓,他们对此感触最深。

  由于周宣帝的昏聩,他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吃了上顿没下顿。

  也多亏了当今陛下改朝换代,他们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580年,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赴任前突发足疾因而暂缓行程,恰逢周宣帝病危。”

  “周宣帝病逝后,周静帝即位,杨坚因为是杨皇后之父,被任命为大丞相总领百官,辅佐朝政。”

  “杨坚更改周宣帝时刑罚政令严酷的部分,赢得天下人归心。”

  “杨坚担心周氏诸王在藩国生变,便以赵王宇文招准备嫁女突厥为由,召藩王入京,共有五王来到长安。”

  “相州总管尉迟迥自认为是有声望的名将,因为杨坚辅政专权而愤愤不平,于是起兵。”

  “杨坚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并将趁机图谋叛乱的五王斩杀,彻底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动力量,为自己取代北周扫清了障碍。”

  刘备:看样子,这杨坚不过又是一个董卓罢了,只是杨坚最后成功取而代之。

  周宣帝一病逝,六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独揽大权,这个情节和狭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袁绍、曹操之流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汉贼只能止步于独揽大权,而杨坚直接成功篡位。

  虽然周宣帝昏庸无度,但身为托孤大臣的杨坚篡权夺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话说回来,这个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人,却不想也是一个篡权的贼人。

  曹操:杨坚是孤的楷模,希望孤也能和杨坚一样尽快铲除反对势力。

  如今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他只要可以把刘备和孙权彻底铲除,就再没有人可以阻碍他的霸业。

  同样是狭天子以令诸侯,杨坚就可以这么出色,干净利落的清扫所有的反对力量。

  而他却还要和两方势力周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彻底一统天下。

  不过很快他就充满斗志,原先历史曹魏成功统一天下,现在尽管历史轨迹已经改变,但他相信这一次依旧会成功。

  “580年,周静帝晋升杨坚为相国,晋爵位为王,封为隋王。”

  “周静帝下诏称杨坚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行,赞拜不称名,备九锡的礼仪,使之地位在众诸侯王之上。”

  “杨坚多次推辞,最后只接受了王爵和十郡封地。”

  “581年,杨坚接受了九锡的礼仪,后周静帝又下诏要禅让帝位,杨坚三次推辞才接受。”

  “杨坚从相府穿常服入临光殿按礼制即皇帝位,定国号隋,改年号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即位后,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

  “降周静帝为介国公,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并在朝堂为他举行哀礼,谥号静帝,葬于恭陵。”

  曹丕:杨坚这人不行,心胸太小,都已经夺了周静帝的皇位,最后还要下毒手害死,一点开国皇帝的肚量都没有。

  天下都已经掌控在杨坚的手里,年幼的周静帝根本就不能对杨坚有一点威胁。

  可杨坚最终到底是没有放过周静帝,甚至还要假惺惺的举行哀礼,当真是虚伪。

  他的心胸可比杨坚大多了,这一点让他很有优越感。

  他记得很清楚,杨坚是六位千古一帝之一,这足以说明杨坚在后世人心目中的份量。

  但现在他这个魏朝开国皇帝,从善待亡国之君这一点来说,做得可比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好多了。

  汉献帝禅位给他后,他可没有对汉献帝动手,甚至给予优待。

  就连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他都没有为难,而且好吃好喝供着。

  看看他的所作所为,再看看杨坚的所作所为,两者高下立判。

  “582年,隋文帝下诏称自己成为天下共主之时正处于生灵凋敝之际,因此暂时居住前代宫殿。”

  “王公大臣劝杨坚建立新都,于是杨坚下令建造新都城,于次年迁往新都大兴城,并大赦天下。”

  “588年,陈国进犯大隋,因此杨坚下诏讨伐陈国,开始灭陈之战。”

  “589年,韩擒虎领军队攻进建邺,俘虏陈国君主陈叔宝,陈朝灭亡,至此天下一统。”

  各朝古人听到韩擒虎的名字,总感觉在哪里听过,有种熟悉的感觉。

  随后一些记忆好的人开口提醒,大家这才回想起来。

  之前天幕有播放过一个视频,主要介绍有哪些古人死后成为神仙的。

  而韩擒虎就是其他一个,并且还是威风凛凛的阎罗王。

  现在听到主播讲起韩擒虎的英勇事迹,大家纷纷恍然大悟。

  韩擒虎俘虏一国之君,灭亡一国,足可见其神威盖世,也难怪死后可以成为阎罗王。

  韩擒虎:俘虏陈叔宝,灭亡陈朝,可以说是我这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战绩。

  身为将军,谁不想建功立业,拿下一场场胜利。

  征服一个国家是每一位将军最大的夙愿,而他韩擒虎做到了,成功灭了陈国。

  “统一全国后,杨坚结束了从西晋末年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分裂割据达三百年之久的混乱局面。”

  “杨坚开始针对凋敝的国家进行一系列改革,政令实施的效率得到提高,避免了官员专权独大局面的出现,农业和工商业得到了发展,隋朝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杨坚通过励精图治,使隋朝出现了长期分裂后的短期繁荣,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

  “开皇年间,全国垦田面积是东汉时期的近3倍,共1940万余顷。”

  “人口飞速增长,由隋初450万户增长至606年的900万户左右,人口总数四千六百万左右。”

  李世民:舅老爷虽然晚年做了一些错事,但结束了从西晋末年以来分裂割据达三百年之久的混乱局面。仅凭这一点,舅老爷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

  虽说隋朝末年战乱不休,百姓民不聊生,但舅老爷结束了三百年的混乱局势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而且严格说起来,他的大唐之所以繁荣强盛,也要多亏了舅老爷打下的根基。

  没有舅老爷一系列的锐意改革,就没有隋朝积累的深厚底蕴,也就不会有大唐盛世。

  赵匡胤:杨坚励精图治,开创辉煌的开皇之治,从这一点来说,他这个开国皇帝做得还是不错的。

  历朝历代的皇帝,杨坚的情况和他非常像。

  他们两人同样是结束了数百年之久的混乱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

  不过严格说起来,他的功绩比不上杨坚,还是有一点差距。

  毕竟隋文帝杨坚可是彻底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

  而他说是统一天下,建立大宋朝。

  但也只是部分统一,北方外族还没有扫除。

  虽说原先的历史轨迹,直到他身死道消也没有完全统一天下,甚至大宋朝还一直被外族压制。

  但现在他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彻底铲除外族,他相信自己也能达到杨坚的功绩。

  “杨坚在建立开皇盛世之后,进入其晚年执政时期。”

  “杨坚一改之前的勤勉谨慎,喜欢用严惩的手段驾驭臣下,容易听信谗言,猜忌功臣,刑罚严酷,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大臣。”

  “589年,因为有人诬告上柱国谋反,杨坚听信谗言,处死开国功臣,之后更有多位功臣故旧被杀。”

  “太子杨勇性情宽厚,曾经把蜀人所做的精美铠甲,用金银珠宝加以装饰,崇尚节俭的杨坚看了很不高兴。”

  “太子妃元氏没有得到杨勇的恩宠,遭遇心疾而死,独孤皇后怀疑其中有问题,认为是杨勇害死的,于是派人暗中观察杨勇。”

  “晋王杨广比较虚伪狡诈,经常讨好独孤皇后,勾结朝中大臣,尤其是拉拢权臣杨素,积极进行夺取太子地位的活动。”

  “600年,经过杨广和杨素的密谋,加上杨坚听信皇后独孤氏所说的,皇太子杨勇被废黜,晋王杨广被立为皇太子。”

  “废立太子之事牵连大批官吏,杨坚颠倒忠奸,罢免贤相,任用杨素为宰相,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大明张居正:前期是开明之君,到了晚年就昏庸,这样的皇帝太多了,像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这些都是。

  他算是发现了,英明君主大都有这样的通病。

  所以说有时候皇帝不能活太久,要不然容易晚年不保。

  汉武帝刘彻前期打匈奴,打出了汉人的骨气。

  可到了晚年,逼死太子,犯下一系列的大错,差点导致大汉万劫不复。

  唐玄宗李隆基同样也是如此,前期有开元盛世这样的泼天政绩。

  可到了晚年,一个安史之乱直接让大唐由盛转衰。

  现如今的隋文帝杨坚也步了后尘,前期结束三百年的乱世,建立大一统的隋朝,甚至还开创了开皇之治这样亮眼的成绩。

  一到晚年,坏毛病都出来了,滥杀开国功臣,改换太子直接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甚至说起来,他们大明的太祖也是如此。

  太祖结束外族的统治,重新恢复汉家天下,这样的功绩不可谓不大。

  但可惜的是到了晚年滥杀开国功臣,不知道多少无辜大臣惨死。

  “602年,独孤皇后死于永安宫,享年五十岁,葬于泰陵。”

  “独孤皇后去世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都受到杨坚的宠爱。”

  “604年,杨坚患病住在仁寿宫,召太子杨广和一些大臣进入仁寿宫侍疾。”

  “杨广考虑到如果杨坚去世,必须预先作好防备措施,于是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

  “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杨广,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杨坚看后极为愤怒。”

  “天刚亮,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杨广逼迫,宣华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

  “宣华夫人回到杨坚的寝宫,杨坚奇怪她神色不对,询问什么原因,宣华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

  “杨坚愤怒捶着床,大骂杨广是一个畜生,对自己改立太子之事悔之晚矣,认为杨广的品性并不足以将国之大事托付于他,并且认为独孤皇后的立嗣建议最终误事误国。”

  “于是杨坚叫来侍疾的大臣,说要召见儿子,大臣要叫杨广来,杨坚说是杨勇。”

  “大臣出了杨坚的寝宫,起草敕书。”

  “杨素知道后,就把消息告诉了杨广。”

  “杨广假传杨坚的旨意将起草敕书的大臣逮捕,关进监狱。”

  “杨广迅速调来东宫的士兵来保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心腹进入调度指挥,命令手下进入仁寿宫伺候杨坚,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

  “随后不久,杨坚在大宝殿驾崩,在位23年,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独孤皇后:哎,臣妾被骗了。

  她一直以为逆子德行高尚,哪里想到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连她都被蒙骗过去了。

  原以为逆子当了皇帝暴露出来的残暴性情就已经是极限了,可万万没想到,她还是低估了逆子的下线,居然为了皇位干出大逆不道的恶行。

  杨坚:杨广这个畜生,真是胆大包天,连朕都敢杀害,无君无父的逆子。

  虽然现在杨广已经不是太子,可一想到原先的历史中,自己居然是被亲儿子动手杀害的,他整个人气得浑身颤抖。

  尽管他那个时候已经病危,估计也没几天可活,但逆子也不能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

  逆子欺骗皇后,勾搭他的妃子,最后动手弑父。

  他真是瞎了狗眼,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逆子的品行低劣到如此地步。

  想到这里,他越想越气,觉得不能就此罢休。

  尽管逆子现在没有做这些罪行,但他也要加以惩处,方能以解心头之恨。

  杨坚:来人,把晋王杨广贬为庶人,重打三十大板,赶出宫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